
理解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要始终把握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是顺差国。意思就是中国是产品输出国,我们生产,美国消费。现在美国不愿意再承担这个角色,因此我们国内的生产,就会面临过剩的困境。这也是前几天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内需’的背后原因。如何扩大内需?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按照需求来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文章称,相比大多数内阁同僚,澳外长佩恩更加重视太平洋岛国的关切,理解气候变化对太平洋地区的严重威胁,对于澳大利亚能够取得何种成绩持务实态度。不过,佩恩被任命为外长的时机和条件,及其所在政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真空,很可能不利于她维护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坦率地说,这种认识就理论谈理论是没错的。但理论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一个空白地带——因为现实尚没有做好承认现实的准备。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有多少城市真正重视并研究一旦收缩之后的应对?扩张依然是中国城市当前的主基调,唯一有危机感的,也大都是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
“融资难”还涉及监管的导向、监管的艺术性问题。他认为对金融机构带着某种倾向的考核,都可能带来融资难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应当转型升级,刘尚希认为,理想的监管应当是“如来佛”式的监管,而不是“紧箍咒“式监管。这样的监管内涵应包含着格局大,仁心艺高,使得金融机构有足够的施展空间。这也正契合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基于目标导向监管理念的双峰监管模式。这当中,微观审慎负责保持个体金融机构稳健,宏观审慎负责保持金融系统稳健,而行为监管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监管朝着为实现上述目标技术与人文很好结合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宽松以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曾担任舒默助手的布赖恩·法伦说:“我们这是陷入了一场宪法危机。民主党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是在总统面前捍卫法治,因为总统觉得法律不适用于他。我们有更重大的事情要做,不应只是显得好像在基建方面做出了努力。”报道称,对于同民主党人达成基建协议的可能性,白宫办公厅代理主任米克·马尔瓦尼也深表怀疑。他指出两党在基建计划的范围和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并质疑民主党的意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决定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部署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力争主要商业银行四季度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整治不合理抽贷断贷,清理融资不必要环节和附加费用,严肃查处存贷挂钩等行为。同时采取措施做好信贷风险防范。